XY-018、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学院
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学院资讯> 综合新闻
以专业为笔,在材化长卷绘就育人华章---第三届“最美青年教师”候选人常佳丽事迹 发布时间:2025-06-03 18:11    作者:    审核:孙国峰    浏览量:


个人简介

常佳丽,博士,教授,主要社会兼职有四川省循环经济协会污水资源化利用专家委员会专家、四川省预防医学会环境卫生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绍兴文理学院、武汉大学、新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多所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科技厅面上项目1项;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环境领域TOP期刊学术论文6篇;主要承担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专业课程的授课,积极参与课程、专业和学科建设,是材料与化工硕士点骨干教师;指导多项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指导学生获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黑科技”专项赛一等奖;先后获评2022年度“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影响力人物提名奖、2022年度优秀教师、2022届毕业生考研工作先进个人、2022年乐山市第一届“嘉州环保先锋”、2022年四川省“大学生在行动”环保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指导老师”、2023年先进女教职工以及2021-2023年优秀共产党员。


精于研究,为环境保护作贡献

常佳丽平时的工作以科研为主,只要没课的时候她基本都呆在实验室里,“我的办公室就是实验室。”和常佳丽老师联系时她这样说,“你可以来化生实验室517找我,我中午不休息的。”办公室就是实验室,小小的实验室就是她潜心研究的一方天地,为科研奉献,为教育用心。常佳丽所做出的科研成果对于环境保护方面有具体意义,比如,研发环境新污染的监测方法、探究微生物在污水深度脱氮和有机固废沼气发酵中的应用等,她在环境领域顶级期刊上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为环保事业建言献策。常佳丽白天基本都是在实验室工作,做实验,桌上是一沓一沓的文件,埋头工作只是她日常生活的常态,只有晚上回家照顾孩子才是她的另一种生活。


潜心教学,为环境保护育人才

“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常佳丽从事教学工作以来指导的多名学生已经在双一流高校就读研究生,主要攻读环境工程专业和微生物学专业,为现在的环境保护事业培育可用人才。

在教学上,常佳丽用自己的行动深深地影响着学生,讲授理论知识时她总是会提前备课,注重课本教学的同时,常佳丽更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会教授实用性的内容给学生,比如科研网站、文献查阅、数据分析等方面的课堂内容都为学生今后进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2017级的王佳妮如今在中国农业大学读研,她说:“以前不太明白为什么要讲这些,但是我现在明白了对于科研来说是很重要的。”带着学生做科学研究,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常佳丽十分注重细节,她会指导学生踏实上进,不可急功近利。

对待学生,常佳丽总是充满耐心,对学生持有一颗包容和鼓励之心。17级学生应建平曾经考试常常挂科,对自己考研没有信心,但是他在常佳丽的鼓励和影响之下,现在已经是昆明理工大学微生物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对学生来说,她亦师亦友。她一门心思扑在实验和教学之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重视科普,为环境保护注动力

为了普及环保科普知识,提高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2021年5月乐山师范学院化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在化生实验楼主办了环保科普研学活动,11名6-12岁小朋友参与了此次活动。常佳丽在此次科研活动中担任了环保科普讲解员,她生动有趣地为小朋友和家长们讲述了地球上空气与水的现状及其重要性,也带着小朋友们动手做实验,为大家科普了日常生活中环保和节水的相关知识,让小朋友们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环境保护意识这一粒种子播种在了小朋友们心中,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为环境保护注入新的动力。

常佳丽一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执着自己的选择。在科研上,她是一丝不苟的研究者,埋头苦干;在教学上,她是知识的传播者,传道授业,化身一盏明灯;在科普上,她是孩子们的引路人,播撒种子,等待来年开花。


讲台上

知识的火花肆意碰撞

实验室中

科研的道路稳步开拓

生活里

温暖的力量悄然传递


她于材化领域深耕

在科研路上披荆斩棘

用教诲作灯

照亮青春中迷雾的方向


关闭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