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院2016级环境工程2班—陈小芳
我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村子里,那里交通不便利,生活条件也不好,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大多数都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我的初中是在村子里唯一的一所混合式学校读的,就是那种包括了幼儿园、小学和初中的学校,那个时候就只有一个想法:能够考上一个好高中,然后再考上一个好大学,能够走出大山,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我一直很努力学习,周末的时间也抓紧学习,所以每一年我都能拿到年级第一名,更重要的是学校每一年都会发助学金给我,虽然钱不多,但是能够激励我努力学习,能够让我离梦想更近一步。
就这样,有了我的努力和助学金的支持,我考上了县里一所比较好的高中,不过离家更远了。进入高中,才懂得什么叫“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以前在初中的名列前茅到了这里简直不值一提。对环境的不适应,对学习方法掌握不好,致使我的成绩开始下滑,有那么一段时间是非常自卑的,别的同学吃得好、玩得好,成绩还那么好,而我那么努力了,成绩还一直下滑,我感觉前途黯淡无光,开始变得厌学。
但是,高二的那个暑假改变了我的颓废之态。一放暑假,我就坐上了去北京的火车,因为爸妈在北京工作,幻想着可以去看故宫、爬长城、去天安门照相,这样我就可以自豪地说我去过北京,我去过天安门。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爸爸亲自去火车站接的我,在公交车上竟有种如坐针毡的感觉,乡土气息浓重的我在这个大城市里有些手足无措。我抱紧了我的书包,因为我害怕书包里面咸菜的味道会飘出来,我害怕被北京人闻到,害怕他们会笑我,但那可是我特意给爸妈带的奶奶亲手做的特产。
经过长时间的担惊受怕,终于到了爸妈工作生活的地方。一个大厂棚里,零星地分布着几户人家,走到爸妈住的房子里,惊讶不甚言表。一间不大的房子里被几件简单陈旧的家具挤满了,两架床、一个柜子、一个老电视、做饭用的桌子、锅碗瓢盆,吃饭用的桌子被挤的只能收到角落里了。第二天“参观了”他们工作的地方之后,那些去天安门、故宫的想法被弃之千里,那个场景,终生难忘。别的我做不到,我现在能够做的就只有每天为他们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两个月,每天都做着一样的事,单调却不枯燥,心甘情愿,毫无怨言。
回到学校,我开始反思自己,父母那么苦,那么累都要供我上学,我竟然还有理由颓废?竟然还不想读书?于是,我开始认真学习了,而且我还向学校申请了助学金,这样就可以给父母减少一点负担。为了助学金,为了父母不那么辛苦,每天挑灯夜战到12点,即使难题重重,但我决不会放弃。“有志者,事竟成”我不仅拿到了助学金,而且是每年都拿到了,这些助学金给父母减轻了不少的负担,也让我能够有机会走进大学。
2016年9月7日,揣着录取通知书,激动而又兴奋地迈入大学的校门。那天太阳很大,很热,本来不想让家人送我的,但老爸终是不放心,执意要来送我。扛着我沉重的行李,走在最前面,四处张望,显得紧张而又欣喜,走在他身后,看着他那被汗水打湿的新衬衣和略微佝偻的背影,鼻子一酸,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又不敢让老爸看见,只能强忍着。把我送到寝室里,留下许多叮嘱,就走了。站在楼上看着他孤独的背影,左右张望,不经意间抬手擦了一下脸,那一瞬间,眼泪终于止不住地流了下来。只身独处于他乡,唯有亲人最是牵挂。
真正上了大学,才知道开销比以前更大了,光是学费一年就是好几千,这让我有些手足无措,本以为上了大学父母就可以放心了,就可以轻松一些,没有想到,我却成为了他们最大的负担。不想每天花着父母的辛苦钱却无所事事,所以就埋头苦读,想着绝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学校发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我们学院同专业只有2个名额,很幸运,我就是其中之一。在我看来,这是一笔“巨款”,有了它,我下一年的学费就不用让父母操心了;有了它,我一年的辛苦就是有所收获;有了它,父母肩上的担子会轻很多。
感恩,不曾忘却;梦想,不曾放弃。只要心中有梦,路就在脚下,随时都可以扬帆起航。没有国家的支持和鼓励,恐怕我现在就没有这个机会走进大学校园,走近我的梦想,走向美好未来!我会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梦想!